肝胆内科在继承老一辈传染病学家和肝脏病学家医学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吸纳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已形成自己的医疗特色和业务专长。
慢性乙型肝炎: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的主流,而病情评估和基于病情评估、患者需求的个体化治疗已成为肝胆内科的一个突出业务专长。核苷(酸)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流药物之一,肝胆内科在患者疗效的预测、病毒耐药的预防以及耐药后的早期干预和挽救治疗等方面已积累丰富的经验,能够使绝大多数患者保持长期病情稳定;干扰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另一类主流药物,肝胆内科在患者疗效的预测、患者耐受的预防方面已积累丰富的经验,能够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病情稳定和少数患者获得痊愈。
隐匿性乙型肝炎:作为原因不明肝炎或肝硬化的一个常见原因,其客观存在已为研究和实践所证实。通过肝组织活检和高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病毒基因检测,多数患者最终得以明确诊断;经过抗病毒治疗,能够使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肝胆内科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已积累丰富的经验。
自身免疫性肝炎:汇管区肝细胞坏死和炎症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基本病变,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一个基本特征,肝硬化是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一个重要因素。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少数加用硫唑嘌呤)和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是肝胆内科的两个特色,能够使包括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在内的大多数患者保持长期稳定并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末端胆管损伤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基本病变,熊去氧胆酸治疗有效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一个基本特征,肝硬化是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一个重要因素。熊去氧胆酸和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是肝胆内科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一个特色,能够使包括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在内的大多数患者保持长期稳定并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药物性肝损伤或肝硬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常见疾病,但没有公认和统一的诊断标准。确定导致肝脏损伤的药物需要充分的临床经验。脱离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是药物性肝损伤或肝硬化的根本治疗方法。基于长期的肝病实践,肝胆内科对药物性肝损伤或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肝硬化相关肝脏失代偿:肝硬化的可逆转性是肝病研究和实践领域长期争议的一个热点。肝纤维化回归、肝细胞再生和肝小叶重构是肝硬化逆转的三个基本要素,而肝小叶重构是肝硬化逆转的关键性标志。肝胆内科对肝硬化可逆转性的预测和诊断、对相关肝脏失代偿的治疗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能够使部分肝硬化患者获得逆转和多数肝脏失代偿患者保持长期稳定。
重型肝炎或肝衰竭:危及肝病患者生命的重要重症和危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通过实践和研究,肝胆内科在重型肝炎或肝衰竭的预测和早期诊断方面已形成特色。
2016年发表论文
1.血清HBsAg、HBcrAg和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性能评价. 肝脏, 2016, 21(10): 810-814.
2.血清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阴性正常参考值的探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7(2): 24-30.
3.血清HBsAg、HBcrAg和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状态的评价.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6, 10(2): 173-178.
4.QIAGEN实时PCR与COBASTaqMan检测血清HBV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性能比较. 肝脏, 2016, 21(4): 241-247.
5.血清HBsAg和HBV DNA定量水平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价.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6, 19(1): 20-25.
6.Measurement of the 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 is valuable for predicting the pathological status of liver tissu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16, 235: 92-98.
7.In situ analysis of intrahepatic virological event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6,126(3): 1279-1292.
2017年发表论文
8.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疗效的荟萃分析. 肝脏, 2017, 22(5): 400-403.
9.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与其构件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状态的对比评价. 上海预防医学, 2017, 29(7): 505-512.
10.Lumipulse HBsAg-HQ与Architect HBsAg-QT定量的一致性及其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效能.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1(5): 447-454.
11.Easy CutaMiNi TRFIA与Architect I1200 CMIA血清HBsAg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一致性. 肝脏, 2017, 22(11): 998-1003.
12.Establishment of a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assay for imaging hepatitis B virus nucleic acids in cell culture models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2017(6): e98.
13.Distinct patterns of serum 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 dur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BMC Gastroenterology, 2017, 17: 140
14.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GPR versus APRI and FIB-4 in predicting different levels of liver fibr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17, DOI: 10. 1111/ jvh.12842.
2016-2017在研课题
1.乙型肝炎肝硬化病理学亚分类及可回归性研究(15411965900),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项目, 起止时间:2015/07-2018/09. 项目负责人: 张占卿.
2.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状态无创预测模型的优选和推广(SHDC12016237), 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领创科技创新项目, 起止时间: 2016/11-2019/11. 项目负责人: 张占卿.
3.建立HBV相关肝脏纤维化无创诊断标准/模型的研究(2013ZX10002005),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 参与, 起止时间: 2014/01-2016/12.
4.逆转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阻断疾病进展的优化治疗(2013ZX10002004),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 参与, 起止时间: 2014/01-2016/12.
5.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逆转及远期预后的影响(2016ZX10002011),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 参与, 起止时间: 2016/08-2020/12.
6.精准诊断和逆转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研究(2017ZX10203202),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 参与, 起止时间: 2017/01-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