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尊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老助老,善德之始。怎样对待老人,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示标;如何尊重老人,是一个民族道德水准的衡量尺;老年人幸不幸福,是一个国家国民幸福感的“晴雨表”。日前,公卫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庆国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在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房管理期间,公卫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庆国发挥党员,单次入仓80天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由于重症患者往往是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对吴庆国无疑是挑战。
吴庆国记得,有一位年龄较大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因为基础条件差,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气管切开后气道内痰液分泌较多,肺部反复感染。长期卧床,再加上气管切开,导致老人反复发生误吸。为了给老人定期清理气道,吴庆国带领团队在做好充分保护后坚持给患者定期气管镜吸痰,为日后康复创造了条件。
此外,对于气管切开无法沟通的患者,吴庆国甚至自学来简单的唇语解读技巧,通过手势和小黑板和患者及时沟通,减少了患者焦虑情绪。对于康复期的患者,吴庆国想方设法关注患者心理健康,通过床边播放患者喜欢的戏曲,舒缓患者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
还有的重症患者全身需要各种监护和管路,年龄较大的患者思想观念相对比较保守,吴庆国要求团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保护患者的隐私,尤其注意隐私部位的保护,给予患者人格上的最大尊重。
除了在隔离病房的工作外,吴庆国在日常工作中也注重对老年人的关怀。曾经有一位老年患者,在得知自己是肺癌后,拒绝治疗,子女无论怎么劝说患者依旧拒绝治疗。得知情况后,吴庆国第一时间来到患者床边,告知患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让老人了解当前肿瘤的控制率已经非常高,甚至有一些肿瘤通过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长期存活,同时从子女的愿望、孝顺等情况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患者接受治疗,并使肿瘤得到及时控制。
面对“银发浪潮”,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师,吴庆国时刻践行敬老爱老助老,用实际行动关爱、关怀、关心老年患者。
(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