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峰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任职:
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山西汾阳学院兼职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微创外科病区主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华骨科学会第十一届微创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7年获德国Joimax脊柱内镜国际讲师团成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脊柱微创教育工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外固定学组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足踝学组副组长;
山西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外固定专业委员会顾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西省灾害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一届骨科分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科协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外固定专业委员会 委员。
获奖:
2006 年获“第十届中国医师奖”;
2017年获德国JOIMAX脊柱内镜教育奖;
1994年获“山西省扶残助残模范个人”;
1999年获山西省直“跨世纪杰出青年人才”,“ 青年岗位能手”。
工作经历:
1985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脊柱疾病;脊柱、肢体畸形;儿麻后遗症;感染后骨髓炎骨缺损、骨不连并肢体短缩畸形的矫治工作,成功地实施了大量的肢体延长手术,系统掌握了脊柱畸形的诊治方法,成功地治疗了大量的脊柱畸形患者。1995年参加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山西-香港”关怀行动,诊治了大量肢体残疾患者。1995年10月首先于山西省开展了《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的新技术,使众多脑瘫患者得到了康复。2012年2月首先于山西省开展了德国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2013年最早于国内报道了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2015年开展了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后路内镜治疗;2016年开展了胸椎间盘突出症和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内镜治疗;2017年底累计完成全脊柱内镜手术200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成为山西省椎间孔镜微创技术的领军人物。病人来自:北京、上海、贵州、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内蒙、西安、新疆、宁夏、甘肃、江苏、辽宁、河北、青海、贵州、美国等。并受邀上海长征医院、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大三院海淀院区、第三军医大学附院、上海瑞金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天津医科大总医院、天津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院、广州、台湾、世界脊柱微创大会等举办的椎间孔镜技术高峰论坛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演示。曾工作过的山西省人民医院2004年成为“德国脊柱微创技术培训基地”,已举办了三届“全国脊柱微创技术高峰论坛暨山西省椎间孔镜技术培训班”、 两届纤维环修复会议,并作为WORKSHOP 培训老师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椎间孔镜技术学员。
专长:
德国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颈椎病、胸椎间盘突出症、胸椎管狭窄症;
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开放手术治疗;
脊柱结核的治疗;
脊柱侧凸畸形的诊治;
四肢畸形(足部畸形,O型腿,X型腿,肢体短缩畸形、骨髓炎骨不连)矫形治疗。
科研课题:
1.小儿脑瘫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节段、 比例等多项指标的临床研究,主持,1998 年通过山西省科委鉴定,国内领先水平。
2.椎体定位装置的研制及意义,排名第二,2010 年结题。
3.经皮椎体强化的远期效果评估及再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排名第三,2014年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先进水平。
4.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主持, 2015年山西省科委立项,国内外查新检索未见同类报道。
著作:
1.编委,刘尚礼教授主编《小儿骨科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编委,刘尚礼教授主编《骨病与骨肿瘤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
3.编委,秦泗河教授主编《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14。
4.副主编,《现代临床诊疗学-骨科分册》,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2008。
5.编委,秦泗河教授主编《骨外固定与足踝重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跟骨延长治疗扁平足,获华东科技推广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7.Ilizarov 技术治疗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中华骨科杂志,2012第三期。
8.脊柱微创外科研究进展,临床医药实践,2015,5。
9.经皮椎间孔镜研究进展,中国基层医药,2015 ,18。
10.经皮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等 30 余篇文章。
11.Role of Runx2 Polymorphisms in Risk and Prognosis of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J Clin Lab Anal, 2016: 1-8.

陈秋
骨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简历:
中国医科大学65级本科。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师从著名小儿骨科专家吉士俊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2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引进人才,组建小儿骨科,并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2005年,宁波市第六医院引进人才,组建小儿骨科,并任科主任。
2009年,上海新华医院儿童骨科主任医师。
2016年至今,上海市公立三甲医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主任,主任医师。
专长:
脊柱侧弯等畸形;
先天性和后天性四肢畸形;
各种复杂的创伤以及后遗症的治疗;
肢体良性及恶性肿瘤的诊治;
各种少见病及疑难杂症重症的治疗。
高振巢
主治医师
工作经历: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2006.7-2018.1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担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13.4-2013.6在无锡手外科医院进修手显微外科,接受手外科尤其是断指再植和皮瓣转移/移植术的规范化训练。主要工作、科研方向为创伤骨科,同时在关节外科组/脊柱外科组/手外科组循环轮转,熟练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发表文章:
空心拉力螺钉加镍钛聚髌器置入内固定重建骨折髌骨的生物力学条件[J].中国组织工程 2013,17(22):4062-4069.
Rat sciatic nerve regeneration through type I collagen-derivedartificial tubular implants. Int J Clin Exp Med 2016;9(7):13244-13249.
参编论著:
骨科基础与微创手术学.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9
课题:
Connexin43在软骨终板退变过程中表达模式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第一负责人,在研。
CCN3在低血清诱导软骨终板凋亡体系的表达及意义,上海市金山区卫计委面上项目,主要负责人,已结题。
获奖:
2012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11-2012学年优秀教师。
2013年03月,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局2012年度记功一次。
擅长:骨创伤,手外科,脊柱、关节等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陆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工作经历:
乌克兰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博士后,副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博士后,副教授;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骨科 主任医师。
学习经历:
1997年9月在乌克兰医学科学院创伤矫形研究院,医学博士毕业;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年9月-2007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4年5月12-23日参加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TESSYS技术学习班结业。
从事医疗工作22年以来,在一线临床工作岗位上,因工作成绩突出,连续3年获得院通报嘉奖。2016年获北京市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勤于思考,先后任《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编委,《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研究杂志》青年审稿人和编委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回国以来成功申报国家专利1项。SCI论文2篇,在国家统计源核心期刊上发表交流论文42篇,34篇为第一作者,8篇为通讯作者。主编著作1部,主译并出版著作1部。
罗涛
副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医学硕士。
湖北科技学院医疗系本科(临床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瑞金医院骨科)。
2013.11.15-2013.12.15,日本大阪医科大学、大阪府三岛急救中心创伤急救。
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骨科副主任。
2015年,上海天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2016年9月至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副主任。
专长:复杂关节内骨折及创伤后遗症的综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手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症的系统性诊治;肩袖损伤,冻结肩,肩关节不稳定的微创治疗及肩关节置换术;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颈腰痛的综合治疗;儿童先天性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脊柱畸形等),儿童骨折,脑瘫后遗症的矫形手术。
孟德强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工作经历: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07.7-2018.1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担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发表文章: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参与发表论文3篇。
参编论著:参编论著一部。
专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
获奖:两次获得院级优秀共产党员,立功一次,立大功一次。
擅长: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颈肩痛及腰腿痛的诊治。

王明鑫
主治医师,同济大学外科学(骨科学)硕士。师从同济大学医学院俞光荣、张世民教授,主攻足踝外科、显微外科。2013年在无锡手外科医院进修手显微外科,接受手外科尤其是断指再植和皮瓣转移/移植术的规范化训练。开展了断肢、断指再植和皮瓣移植术,尤其是开展了金山区首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修复前臂、手部巨大缺损创面,治愈了复杂的全手脱套伤和复杂的手和前臂犬咬伤。
近五年发表文章:
光辅助X射线体表定位在骨科植入物内固定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2013, 17(13): 2375-2382.
改良双切口治疗伴有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12): 1483-1487.
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 33(3): 205-208.
改良微创Judet入路环形内固定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4): 507-511.参编论著:
足踝外科学[B].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踝足外科学(第二版)[B]. 科学出版社, 2007.
实用足踝外科手术学(手术示范视频)[B].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跟骨骨折的基础与临床[B].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课题:
光辅助X线体表定位技术,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院级课题,编号2010-14(院),第一负责人,已结题。
多种尺骨远端截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上海市金山区卫计委面上项目,编号JSKJ-KTMS-2015-11,第一负责人,已结题。
SPK-SC联合ANA、Neuregulin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研究,上海市卫计委面上项目,编号2014-399 ,参与,在研。
足弓内在维持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者,已结题。
专利: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激光辅助C型臂X线机体表定位装置》,专利号:ZL 2013 2 0481073.8。
获奖:
2004年06月,2004届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2年03月,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局2011年度先进工作者。
2016年01月,上海市金山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度考核优秀个人。
擅长:骨创伤,足踝外科、手显微外科,脊柱、关节等常见病的诊治。
周威力
副主任医师
中华骨质疏松、抗癌协会会员。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17年,对各类颈胸腰椎疾病,脊柱外伤,复杂骨与关节内骨折,骨与关节的损伤,四肢运动的损伤,老年骨折的综合的治疗,严重创伤的急、危、重症救治积累丰富的经验。尤其在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峡部不连、腰椎骨折有丰富临床经验。撰写过中华级及省级杂志十余篇,著书1部。
专业特长:
各类颈胸腰椎疾病,脊柱外伤,复杂骨与关节内骨折,骨与关节的损伤,四肢运动的损伤,老年骨折的综合的治疗,严重创伤的急、危、重症救治积累丰富的经验。尤其在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峡部不连、腰椎骨折有丰富临床经验。
学习工作经历:
1995.09-2000.06,新疆省石河子大学,临床医学;学士。
2000.09-2017.01,新疆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教学医院,三甲医院)骨科。
2017.02-至今,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
论文、著作:
1.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海南医学》2006.11期。
2.应用可吸收棒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12例分析《海南医学》2009.7期。
3.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海南医学》2009.1期。
4.可吸收棒在多发掌骨体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7期。
5.上胸椎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分析《新疆医学》2009.5期。
6.闭合复位经皮外髁逆行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分析《海南医学》2009.9期。
7.改良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新疆医学》2012.3期。
8.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农垦医学》2016.7期。
林永绥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颈肩腰腿痛的诊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膝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脊柱四肢畸形、骨关节结核的诊治; 脊柱骨盆四肢骨折的手术治疗。
简介:林永绥,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微创脊柱外科访问学者,AOSpine(AO国际脊柱学会) 会员,NASS(北美脊柱外科协会)会员,AADO(亚洲创伤骨科学会)会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实验动物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骨科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市(厅)级科研项目6项,获福建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福建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取得国家专利2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参编著作4部。
陈延超
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
简历:
2009-2014年就读于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2014-201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外科学,2017-2019完成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获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称号,近3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审中,获上海市优秀发明奖1项。
专长:
骨科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四肢软组织良恶性肿瘤及骨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及急危重患者救治和术后患者管理。
丁惠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学习,师从国内著名的关节外科专家朱振安教授和关节镜和运动医学专家陈世益教授,2016年赴韩国首尔跟随著名膝肩关节镜专家(JG Kim,JC Yoo和JH Oh)学习关节镜技术。目前主要从事各类慢性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尤擅髋、肩、肘、膝、踝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如关节镜下微创、小切口保膝(胫骨高位截骨或单髁置换)和关节置换(全膝,全髋置换)等,以及各类慢性或疲劳性损伤如颈腰疼痛,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滑囊炎,肌腱炎,跟痛症以及骨质疏松症等的保守治疗(药物、注射和康复治疗)。作为学科带头人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上作学术交流。发表SCI论文6篇。参与编写著作2部。
学术团体任职: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运动医学专科分会青年委员
亚洲-太平洋地区膝关节-膝关节镜-骨科运动医学学会会员
泛长三角保膝专辑专家委员会联盟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创伤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骨伤科专委会老年病和骨质疏松学组委员
国际华人骨研学会会员
施乐辉青年讲师。
专家门诊: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骨科
金山总院 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咨询电话:18121157257
林娜
主治医师,硕士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 学士
同济大学医学院 硕士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主治医师
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 会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 进修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 访学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 访学
专长:
骨科常见病的诊治;骨肿瘤骨病的综合治疗;运动医学微创关节镜诊疗;肌骨超声引导下复杂骨折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慢性疼痛的综合防治
沙宝学
主治医师,中国骨科医师分会(CAOS)小儿骨科工作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2012-2013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进修一年。
参编论著:
《实用骨科疾病诊疗学》第二副主编。
擅长:成人及儿童创伤,关节畸形畸形。
王浩
副主任医师
简历: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基础与材料学组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外治分会理事。
从事骨外科临床及教学工作。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4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各一项。参与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科研工作多项。
专长:
擅长髋、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肩、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损伤修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颈椎病、腰腿痛及骨盆、四肢骨折等疾病的诊治,以及在肩、膝关节镜、椎间孔镜下骨科微创领域的治疗。
杨广令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简历:
从事骨科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多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
专长: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颈肩腰腿痛的诊治;
四肢关节及复杂骨折的诊治;
骨病及骨炎的治疗。
俞斌
医师 医学硕士
简历:
201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外科学(骨科)硕士,2016-2018年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参与国自然1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4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获专利3项,参与翻译骨科著作1部。
专长:
骨创伤及各类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治,如半月板损伤,肩袖损伤,滑囊炎,肌腱炎等。
获奖:
2015年复旦大学优秀学生
2018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用生物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论文:
[1] Effect of Zirconia Incorporation in 3D Printed β-Ca2SiO4 Scaffolds on Their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y.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2019,34
[2] 3D Printing of Pearl/CaSO4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Bone Regener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018, 6, 499--509.
[3] Enhance the Bioactivity and Osseointegration of the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Based Artificial Ligament via Poly(Dopamine) Coating with 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17,19(5), 1-9.
[4] The use of morselized allografts without impaction and cemented cage support in acetabular revision surgery: a 4- to 9-year follow-up. J Orthop Surg Res, 2015. 10: 77.
[5] Fe3O4涂层多巴胺修饰PET人工韧带对MC3T3-E1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35(5):438-444.
[6]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镜术后综合康复训练近期疗效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03,208-212.
[7] 桡骨头骨折合并同侧腕舟骨骨折.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6, 4(3):144-149.
[8]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5年随访报告. 脊柱外科杂志, 2015(04): 219-222.
[9] 膝关节后内、外侧倒“L”形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解剖学比较.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5(04): 335-338.
[10] 腕舟骨骨折合并桡骨骨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30(11):1229-1230
参与翻译著作:《关节内骨折治疗精要》
专利: 1.一种用于关节周围骨折和短管状骨骨折的内固定棒 专利号:2014208729829
2.一种用于下肢长管骨骨折牵引的一体式骨牵引架 专利号:2015204773742
3.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专利号:2016213689712
赵星丞
住院医师
简历:
赵星丞,住院医师,2010~2015年中国医科大学本科,2015~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硕士。2018年7月加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工作。
专长:
各种骨折骨病,畸形的诊治,尤其擅长四肢骨折,骨肿瘤,脊柱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