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洪洲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时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每周五上午特需(疑难杂症)门诊;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每周六上午感染病门诊(地址:虹口区同心路921号)。
卢洪洲,男,1966年生,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内科学博士生导师、护理学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上市(复旦学附属)公共卫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助理。2000年4月-2005年12月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9月-2003年4月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助理(挂职);2004年11月-2012年12月任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兼感染科主任。
业务擅长
发热待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结核、肝炎、艾滋病、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主要研究方向
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发病机制研究
学术任职
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传染病临床诊治、培训、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临床专家组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艾滋病、(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感染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结核学组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临床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传染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临床与预防学组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艾滋病临床试验联盟召集人、国家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委员、长江三角洲艾滋病诊治协作网召集人;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及艾滋病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理事兼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理事兼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呼吸感染防治研究基地副主任;上海市健康管理研究会理事兼体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组长、上海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禽)流感、埃博拉、黄热病、寨卡病毒病临床专家组组长;上海市首批名医演讲团成员、上海市红十字会理事、上海市应急专家库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课题负责人;国际艾滋病学会会员、美国感染病与艾滋病学会会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艾滋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参加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温州大学的教学工作。作为班主任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开设《新发传染病》课程;在复旦大学开设《AIDS》、同济大学开设《Infectious Diseases》全英文课程。承担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省级艾滋病师资培训班、两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担任《AIDS中文版》杂志主编;《Rad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诊断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真菌学杂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副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BioScience Trends》、《Infection International》、《中国抗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国艾滋病性病》、《内科学理论与实践》、《临床内科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世界临床药物》、《新发传染病》等十余本杂志的编委。《The Lancet》、《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Mycoses》等英文期刊审稿人。默克诊疗手册(第18、19版感染性疾病章节)主译。
学术成果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各类论文450余篇,其中在SCI引用杂志包括《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AIDS》、《CID》、《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发表论著120余篇;主编专业参考书12部。已获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上海科技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获专利5项。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最美援外医生”、 “影响中国”( 2014年度)科技人物;“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公卫先锋”奖、上海市“人道博爱奖”、中国医药科技创新人物、团中央与全国学联“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奖励基金”;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卫生系统 “银蛇奖”、“医务工匠”、文明职工、“创新之星”;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并行政记大功一次、上海市科委“明治乳业科学奖”;美国肝病学会-亚太肝病学会奖、艾滋病国际倡导联盟“精忠奖”。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 “十二五”和“十三五”新药创制平台;“863”、“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美国盖茨基金、美国NIH项目(二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计委、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卫计委“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二项)、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及各级党建课题等30余项科研课题;负责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艾滋病专业组与I期)的研究项目。累计科研经费9000余万元。
专家门诊时间
市区门诊:周四上午(虹口区同心路921号)
金山门诊:周三上午(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
1995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复旦大学医学院同等学力在职硕士学习,专业华山医院传染科,并于2010年1月取得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硕导资格。毕业后即在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工作至今,先后在肝病科,特需科,儿科,ICU病房,感染科工作。目前主要从事AIDS及机会性感染,相关性肿瘤临床诊治工作。2003年在感染科最先参与SARS病房工作,2009年在甲流危重病房工作。2003.8-2004.1 华山医院中心ICU进修学习。2008.10.26-2008.11.9赴以色列参加公共卫生管理培训班学习。2007年10月起担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科主任助理。2009年11月被聘为副主任医师。2010年3月被聘为科室副主任。2013年1月被聘为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2016年3月被聘为主任医师。2017年3月起聘为科室主任。目前为药物临床试验艾滋病专业组的研究者。
业务擅长
艾滋病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临床诊治;艾滋病合并乙肝,丙肝诊治;抗病毒治疗方案优化治疗。
主持和参与研究
1.HIV感染者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研究 上海市卫生局面上项目 批准号2009042 2010.1-2011.12
2.艾滋病相关性CD20+弥漫性大B淋巴瘤化疗方案探索性研究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西医)科技支撑项目 16411960400 2016.6.30-2019.6.30
3.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传染病专项
学术任职
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成员;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临床治疗学组成员;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肝病学组成员;
上海市医学会卫生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成果
获奖
1.“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得2016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2.“HIV感染者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研究”获得2012年市科委成果奖 ;
3.“中国艾滋病患者治疗规范的关键技术”获得2009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1.Yang Shen*, Renfang Zhang*, Hongzhou Lu, et al. Clinical and prognostic analysis of 78 patien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ssociated Lymphoma in Chinese population. 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 (2017) 12:7
2.张仁芳、李太生、卢洪洲,AIDS相关性淋巴瘤诊治专家共识,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年8月第23卷第8期682-686
3.张仁芳,刘莉,沈银忠,王江蓉,齐唐凯,汤阳,宋炜,王珍燕,卢洪洲,抗病毒治疗并发严重不良反应后更换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的疗效观察,内科理论与实践,2016年底11卷第5期269-272;
4.张仁芳,卢洪洲.未抗病毒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的调查及其临床特点.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3)
5.张仁芳,卢洪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血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生存分析.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2, 30( 2) :53- 56
6.R-F Zhang, H-Q Sun, Q.Huang, J-R Wang , X-X Zhang , X-N Liu, Q.Ma and H-Z Lu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a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with haemophilia. Haemophilia 2010,16,502-507.
7.张仁芳,卢洪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对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应答[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7(10):69-72.
8.张仁芳,王江蓉,江雪艳,刘莉,齐唐凯,郑毓芳,沈银忠,卢洪洲.上海地区艾滋病相关性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9, 48(10):3-4.
指导学生完成论文,通讯作者
1.官丽倩,张仁芳.27例AIDS相关卡波西肉瘤临床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2016,55(3):216-217.
2.官丽倩,张仁芳.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病人的疾病谱分析.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6,22(7):510-513.
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市区门诊(地址:虹口区同心路921号)
普通门诊:周二下午市区门诊(地址:虹口区同心路921号)
沈银忠,男,复旦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在艾滋病、侵袭性真菌病、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重症流感的诊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机制研究,临床研究设计等方面具有较强工作基础。先后于2014年2月至4月和2016年7月至11月两次应邀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日内瓦)工作。目前作为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十三五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上海市科委项目一项。
业务擅长
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艾滋病、性病、结核病、侵袭性真菌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和新发传染病的诊治。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专业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副组长兼秘书、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细菌与真菌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卫生专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与副秘书长、上海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秘书长以及第五届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学术成果
2017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9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以及全国医药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各一次,2010和2013年分别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第四完成人)一次,2013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六)一次。入选2013年度上海市金山区拔尖人才,2014年9月入选为金山区卫生计生系统第八周期优秀人才计划(学科带头人B类计划)。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7篇。作为副主编参编专著5部。担任《中国艾滋病性病》、《中国抗生素杂志》、《内科理论与实践》、《微生物与感染》、《上海医药》和《AIDS中文版》编委,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 Med J(Eng)]通信编委以及《中国临床药学杂志》、《Medicine》及《PLOS ONE》等杂志审稿专家。